香港粵劇發展史

廿世紀初至當代的香港粵劇

陳守仁

據說香港新界元朗大樹下天后廟早在乾隆五十一年(1786)已有戲曲演出活動;大概當時香港仍沒有本地戲班,故須由國內聘請戲班。這時期也是廣東省珠江三角洲一帶開始形成本地班以漸次取代外江班,故演出的劇種極有可能是粵劇的雛型,所使用的大概是「官話」而非廣府話,演出的劇目屬傳統的「江湖十八本」。至19世紀末粵劇中興,又產生了「大排場十八本」及「新江湖十八本」,較為人熟悉的劇目有《七賢眷》及《西河會》等。粵劇的官話時期使用的唱腔稱「古腔」,一直延續至約1920年代;至1930年代,香港粵劇演員已普遍使用廣府方言取代官話。

20世紀初粵劇發展的里程碑是從農村進入都巿。香港第一間戲院建於1865年,名為「大來戲院」,經常演出粵劇。1920年開始,香港陸續增建戲院,反映戲院在都巿裏穩步植根。由192I至1924年,高陞、普慶、太平、和平、新戲院等戲院每天均有粵劇演出。1927年,薛覺先(1904-1956)由上海返回廣州,並於1929年在香港建立「覺先聲劇團」。1933年,香港政府准許男女合班,薛覺先夥拍唐雪卿(1908-1955)及上海妹(1909-1954)等女性旦角演員,組成「覺先聲男女劇團」。同年,馬師曾(1900-1964)由美國返中國,後到香港組織「太平劇團」,開始長達九年的「薛馬爭雄」時期,至香港淪陷才結束。這時期裏,薛覺先的首本劇目有《胡不歸》、《西施》、《王昭君》、《心聲淚影》等。馬師曾的首本劇目則有《賊王子》、《苦鳳鶯憐》等。1930年代省港粵劇的成就充份反映在薛覺先對粵劇發展的憧憬:「合南北劇為一家,縱中西劇為全體」。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粵劇在香港這個飽歷戰火的都巿裏蓄勢待發。1950年代,香港粵劇的編劇、音樂及演員人材輩出,為香港粵劇此後的發展奠定了穩固的基礎。在編劇方面,除了李少芸(1916-2002)、陳冠卿(1920-2003)及潘一帆(1922-1985)等創作了不少名劇外,唐滌生(1917-1959)堪稱是獨步劇壇。唐氏一生創作了超過440齣粵劇,大概是中國戲曲史上最多產的劇作家;當中很多劇作至21世紀初仍經常上演,不少甚至已成為香港粵劇的「核心劇目」。

芳艷芬早在1950年代初經已成為香港炙手可熱的正印花旦演員,曾夥拍當時所有的著名生角演員。她所領導的「新艷陽劇團」由1954年至1956年開山了不少名劇,當中不乏唐滌生的作品,較為著名的有《艷陽長照牡丹紅》、《程大嫂》、《萬世流芳張玉喬》、《洛神》及《六月雪》等。

1950年代吳君麗領導的「麗聲劇團」也緊密地與唐滌生合作,開山了多部名作,包括《雙仙拜月亭》、《白兔會》、《百花亭贈劍》及《血羅衫》等。

1956至1959年﹐ 白雪仙與任劍輝領導的「仙鳳鳴劇團」先後開山了唐氏的《牡丹亭驚夢》、《蝶影紅梨記》、《帝女花》、《紫釵記》及《再世紅梅記》,亦實現了任白建立「班霸」的夢想。1959年9月15日唐滌生英年辭世﹐香港劇壇痛失英才。但唐滌生、任劍輝、白雪仙及芳艷芬等人的影響仍是十分深遠。他們的創意、努力、執著、熱誠以至造詣至21世紀初仍發揮著歷久不衰的影響力。

唐滌生逝世後,1960年代初成為麥炳榮及鳳凰女領導的「大龍鳳劇團」的時代,先後開山了《百戰榮歸迎彩鳳》、《鳳閣恩仇未了情》等。著名「薛派」演員林家聲先後與李寶瑩(年份不詳)組織「家寶劇團」、與陳好逑組織「慶新聲劇團」及「頌新聲劇團」,開山了《雷鳴金鼓戰笳聲》、《無情寶劍有情天》等劇。

1965年,任劍輝、白雪仙為門下徒弟龍劍笙、梅雪詩等組織了「雛鳳鳴劇團」,經常演出唐滌生為任、白創作的首本名劇。在1992年散班前,「雛鳳」極受香港及東南亞觀眾歡迎,成為一時無兩的「班霸」。

時至21世紀初, 儘管香港飽歷西方文化衝擊,而多種演藝形式競爭劇烈, 但傳統戲曲在香港仍有蓬勃的發展。估計每年約有30個粵劇戲班製作合共超過1000場的演出︰其中約300場屬神功戲,其餘700多場分別在社區會堂、商業戲院、香港大會堂及香港文化中心上演。

由1990至21世紀初,香港活躍的粵劇演員有林錦堂(1948-2013)、梅雪詩(二人領導「慶鳳鳴劇團」);蓋鳴暉、吳美英﹙二人領導「鳴芝聲劇團」﹚、阮兆輝﹙領導「春暉劇團」﹚、梁漢威(1944-2011; 領導「漢風粵劇團」)、龍劍笙、南鳳、尹飛燕、龍貫天、陳詠儀(二人領導「天鳳儀劇團」)、陳劍聲(1949-2013)、新劍郎、陳好逑、王超群、尤聲普、廖國森、任冰兒、李龍、李鳳、梁兆明、羅家英、汪明荃(二人領導「福陞粵劇團」)、陳鴻進、陳寶珠、鄧美玲、陳嘉鳴、鄭詠梅、陳劍烽、溫玉瑜、衛駿輝、陳銘英、劉惠鳴。新秀演員有李沛妍、鄭雅琪、黎耀威、謝曉瑩、梁煒康、王潔清、譚穎倫、關凱珊、藍天佑、宋洪波、劍麟、康華、煒唐、御玲瓏、御東昇、黃葆輝、陳澤蕾、文華、馮靈音、梁心怡等。

目前香港粵劇演員演出的主要是1950年代以後創作或改編自傳統劇目的劇本;此外,他們也努力「開山」(即首演)新劇。據香港中文大學戲曲資料中心統計,自1995年至2003年2月,香港不同戲班共「開山」了144個新編或新創粵劇劇目,當中不少是由香港藝術發展局、香港粵劇發展基金和康樂及文化事務署資助或委約的。活躍的編劇者有蘇翁(約1925-2004)、葉紹德(1930-2009)、新劍郎、阮兆輝、楊智深、區文鳳及溫誌鵬等。

在題材上,21世紀的新劇作了不少嘗試。改編外國名著方面,羅家英(生於1947年)和秦中英(1925-2015)合作改編了沙士比亞的King Lear為《李廣王》,二人又曾與溫誌鵬合作把Macbeth改編為《英雄叛國》;演員兼編劇黎耀威(生於1984年) 改編了沙士比亞的Hamlet為《王子復仇記》。移植中國戲曲其他劇種的劇目方面,羅家英、謝曉瑩(生於1983年) 和秦中英合作移植了話劇及京劇《德齡與慈禧》為同名粵劇,六次重演,甚獲好評。 重新包裝或改寫傳統粵劇劇目的有《醉斬二王》(葉紹德編)。此外,屬原創的劇目有胡國賢(生於1946年)的《孔子之周遊列國》、周潔萍(生於1965年)和名伶尹飛燕(生於1948年)合編的《武皇陞下》和李居明(生於1955年)由2011至2016年創作的28齣戲,當中獲好評的有《蝶海情僧》及《金玉觀世音》等。